close

undefined

以前學生時代,學了很多中國歷史,一直以為,這個歷史就是我們真正的歷史,長大後,才知道台灣的歷史是另一條路,中年後,自己對台灣歷史的書的興趣也開始濃厚,讀越多跟台灣歷史有關的書,才會知道自己對台灣知道的越少。

台灣人,一直是漂泊的,也一直是異鄉人,這是我每次看完一些台灣歷史的書後,深深的感想。

看完這本“終戰那一天: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”,這樣的感受更加強烈。

本書透過九則以真實人物、真實情節構成的故事,有志願兵,台灣少年工,醫療者,記者,師範生,音樂家,政治夢想者,在臺日本人,海外台灣人等這些人的故事,來拼湊在二戰台灣時期,以及終戰日本戰敗,台灣歸還中國,這些時代背景下,每個不同背景的人物所遭遇的故事與心境。

這些台灣人,在歷經日本殖民時代的不公平對待,然後進入了戰爭時期,有人投入戰場,有人繼續在尋找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,終於等到日本人戰敗,當滿心歡喜的準備迎接勝利與回歸中國時,沒想到即將面臨的是更大的失落。

那段期間的台灣人到底是甚麼呢?日本人把台灣人當作是殖民地人民,一直到戰爭吃緊,才開始推皇民化,對日本人來說,台灣人是支那人,是二等公民;戰後,對中國人來說,台灣人是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,也不是中國人;對戰勝盟軍來說,在海外征戰的台灣人,全被當成了日本的戰犯。

每篇真實故事與人物,都能感受到這種台灣人認同的掙扎與矛盾,用不同角色來堆疊那段時代的故事,動人也傷感,非常好看,也覺得揪心。

裡面提到的台灣音樂家故事江文也,在日本時代得到了歐洲的奧林匹克音樂大獎,卻受到其他日本音樂家的妒嫉與排斥,最後只能轉向中國發展,但後來他再也沒辦法回到台灣,最後寫下了一首未完成的阿里山之歌,看到歌詞,想到他的心境,很難不動容。

鍾理和先生說的這段話,就像是整本書裡的角色與故事。

明明戰爭結束了,明明和平到來了,可是臺灣人還是那麼苦悶,為什麼?舊的秩序崩解,新的秩序重建,怎麼在戰爭前和終戰後,遠走異鄉的台灣人還游離在國籍這個秩序的邊緣,終戰這一天的意義,不是和平,而是讓他們發現自己游離的事實,讓他們發現期待與現實的差距。

也讓他們成了雙重的異鄉人。

arrow
arrow

    kyoto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